2025 年,煤炭市场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度调整与国内经济稳步前行的大背景下,其供需格局呈现出复杂而微妙的变化态势。产量、需求与进口这三大关键要素,犹如三条紧密交织的纽带,共同塑造着煤炭市场的未来走向。
产量稳中有升
我国煤炭生产保障能力充足,宛如一座根基深厚的能源堡垒,为市场稳定供应提供着坚实支撑。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省(自治区),作为煤炭生产的主力军,先进产能持续释放,成为推动产量增长的核心动力。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大幅提升了煤炭开采效率;科学合理的生产布局与管理模式,也为产能的稳定增长保驾护航。就像智能化采煤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煤炭产量,还降低了人力成本与安全风险,让煤炭生产更加高效、安全、可持续。预计 2025 年,国内煤炭产量将延续稳中有增的良好态势,为满足国内能源需求筑牢坚实基础。
需求小幅增长
从主要耗煤行业来看,各行业对煤炭的需求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共同勾勒出煤炭需求的复杂轮廓。电煤消费将保持增长,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考虑到水电及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煤电作为稳定的电力供应来源,仍将在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预计今年煤电发电量增量在 1000 亿千瓦时左右,这一增长将有力拉动煤炭消费需求,为煤炭市场注入强劲动力。钢铁行业与建材行业,受市场需求与行业调整的双重影响,煤炭消费稳中略降。然而,化工行业却展现出别样的活力,煤炭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随着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其消费将适度增长。综合各行业因素,2025 年煤炭需求将保持小幅增长,在能源市场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进口或有下降
考虑到我国主要煤炭进口来源国的生产供应情况及国际市场价格因素,预计 2025 年进口煤数量同比有所下降。全球煤炭市场的波动、贸易政策的调整以及国际运输成本的变化,都对我国煤炭进口产生着深远影响。一些主要煤炭出口国自身产能的调整、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我国进口煤炭的难度与成本有所增加。进口煤数量的下降,将促使国内煤炭市场更加注重自身产能的提升与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增强国内煤炭市场的稳定性与自主性。
在市场供需格局的悄然转变中,煤炭价格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持续下行,企业经营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整个煤炭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价格持续下行
煤炭价格自 2021 年起便开启了持续性回落的通道,当前已处于近四年低位。以北方港口 Q5500 为例,如今报价 830 元 / 吨,较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 105 元 / 吨。2024 年以来,动力煤价格重心更是同比继续下移。截至当年 11 月 28 日,山东动力煤市场 Q5000 大卡动力煤到厂价格为 755 - 795 元 / 吨,同比下滑 8.82%。这一价格走势,犹如一场凛冽的寒风,吹进了煤炭企业的经营脉络中,使得企业营收和利润受到严重冲击。许多煤炭企业的财务报表上,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数据大幅下滑,曾经的盈利辉煌逐渐黯淡。
企业经营挑战
煤炭价格的下跌,使得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截至 2024 年 9 月底,全国煤炭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 5135 家,其中亏损企业达 2367 家,亏损面为 46.10%,这一数据较 2023 年同期扩大了 2 个百分点。从 2024 年全年情况看,上市煤企的业绩预告进一步印证了行业分化加剧的趋势:在已披露业绩的 19 家上市煤炭企业中,9 家出现亏损,占比约 47%。陕西黑猫、美锦能源、大有能源等企业亏损规模较大,预亏金额均超过 8 亿元。
除了价格因素,非电需求疲软也是导致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钢铁行业的低迷,使得对煤炭的需求减少,进一步加剧了煤炭市场的供过于求。部分企业计提资产减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亏损负担。而在煤炭市场下行时,当现货价格低于长协合同价格,可能会影响合同履约率。长协合同制度在推动上下游行业协调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的市场形势却对其履约情况提出了严峻考验 。
在 “双碳” 目标的引领下,“十五五” 时期成为煤炭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犹如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煤炭行业即将迎来深刻的变革与重塑 。在这一时期,煤炭行业不仅要应对能源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还要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消费总量峰值平台期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发展,煤炭消费总量的增长趋势逐渐放缓,并将在 “十五五” 时期迎来重要的转折点 —— 进入峰值平台期。根据国内多家权威机构的研究成果,预计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在 2028 年前后进入这一关键阶段。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峰值平台期并不意味着煤炭消费总量会立刻出现下降的 “拐点”,而是在未来 5 - 10 年内,煤炭消费总量可能会在一定范围内出现小幅波动,既可能增长,也可能回落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虽然发展迅速,但由于其具有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等特征,难以完全稳定地满足能源需求。在可再生能源波动的状态下,煤电作为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能源供应方式,必须承担起调峰和基本保障的重要作用,这就使得煤炭在能源结构中仍将占据一定的比重,从而导致煤炭消费总量在峰值平台期内出现波动。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变化,也会对煤炭消费产生影响。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不同行业对煤炭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这也为煤炭消费总量的波动提供了可能性。
行业转型关键期
“十五五” 时期乃至 “十六五” 时期,将是煤炭行业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在这一时期,煤炭行业必须紧紧抓住煤炭消费总量峰值平台期这一宝贵契机,全力以赴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从过去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和增量发展,逐步转向稳定规模、控制增量甚至减少总量的发展道路。在转型过程中,煤炭行业的发展方式、思路和路径都将面临全面的转型、提质和升级。这不仅是煤炭行业适应能源结构调整和 “双碳” 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发展方式上,煤炭行业将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例如,推广煤炭清洁洗选技术,提高原煤入选比例,降低煤炭中的杂质含量,从而减少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加强对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实现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发展思路上,煤炭行业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瞄准煤炭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煤炭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例如,积极探索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技术,如煤炭气化、液化技术,将煤炭转化为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提高煤炭的附加值;加强对智能化开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实现煤炭开采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在发展路径上,煤炭行业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和协同发展。一方面,积极拓展煤炭产业链,推动煤炭由单一的燃料向工业原料、化工产品等多元化方向转变,提高煤炭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例如,发展煤基化工产业,生产甲醇、烯烃、芳烃等化工产品,实现煤炭资源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另一方面,加强与其他能源产业的协同发展,如与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互补优势,共同构建稳定、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
在能源变革的浪潮中,煤炭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关乎国家能源安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与日益严苛的环保要求,煤炭行业必须积极探索破局之路,实现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
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煤炭行业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这些问题犹如一道道难关,考验着煤炭行业的韧性与智慧。全国煤炭生产开发布局有待进一步统筹优化,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导致煤炭生产与消费的空间错配。“西煤东运”“北煤南运” 的格局,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还对运输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长距离大运量跨区域运输需求,使得煤炭运输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方式的衔接不够顺畅,运输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煤炭快速、高效运输的需求。持续高强度、满负荷生产,使得部分大型煤炭矿区的可采储量下降,服务年限缩短,生产接续问题亟待解决。一些矿区面临资源枯竭的困境,新的接替资源勘探与开发进展缓慢,严重影响了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偏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高,限制了煤炭行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在智能化开采、清洁利用等关键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难以适应市场竞争与环保要求 。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为了实现煤炭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精准施策,全面发力,为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提高矿区地质保障程度,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力度,运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如三维地震勘探、瞬变电磁法等,提高资源勘探的精度和效率,为煤炭生产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加强煤炭资源储备,建立科学合理的储备体系,提高应对市场波动和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煤炭供应的稳定性 。优化煤炭生产开发布局,根据资源分布和市场需求,合理规划煤炭生产基地,促进煤炭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区域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提高煤炭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优化煤炭产能结构,提高煤炭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加强煤炭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防止恶性竞争,维护市场的稳定运行 。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如煤炭清洁燃烧技术、煤炭高效转化技术等。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煤炭行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
展望:拥抱变革,迎接未来
煤炭行业,作为能源领域的重要支柱,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今,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上,煤炭行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既面临着诸多挑战,也蕴含着无限机遇。
回顾过去,煤炭行业经历了繁荣与低谷的交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煤炭作为主要能源,为工业生产、电力供应等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行业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然而,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煤炭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可再生能源的崛起,使得煤炭在能源市场中的份额受到一定冲击;严格的环保政策,也对煤炭的开采、利用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望未来,煤炭行业仍将在能源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虽然煤炭消费总量将逐渐进入峰值平台期,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能源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将不断发展,煤炭的利用效率将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也将得到有效缓解。煤炭行业也将积极拥抱变革,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通过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煤炭由燃料向工业原料转变,增强行业的竞争力。
微信扫一扫
联系电话193-7093-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