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量与消费趋势
随着全球与中国煤炭行业十年的发展,产量与消费趋势呈现出总量增长与结构分化的特点。在过去的十年里,煤炭行业经历了显著的变革,全球煤炭产量在2024年达到92.4亿吨,中国产量稳定在39亿吨,占全球的51.7%。中国煤炭产量增长6.2亿吨,生产重心西移,新疆增长领跑。 中国经历了从2015年的36.85亿吨到2020年稳定在39亿吨的水平,2025年上半年达到47.8亿吨的增长过程。生产重心逐渐西移,晋陕蒙新四省的产量占比高达81.6%。
此外,中国对煤炭进口的依赖也在不断加深。2024年,中国进口煤炭5.4亿吨,同比增长14.4%。
在2024年,中国的煤炭消费量为42亿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7%,但其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有所下降,降至53.2%,较2020年降低了3.6个百分点。电力行业依赖度最高,达54%。 进入2025年,电力负荷持续攀升,7月份数据已突破15亿千瓦,且旺季延长至9月。
细分需求方面,火电发电量为6.37万亿千瓦时,同比微增1.7%,而清洁煤电的超低排放机组占比已超过90%。冶金煤需求因钢铁减产而有所下滑,粗钢产量同比减少了1.7%。 煤炭市场价格波动大,2025年煤炭市场出现反弹迹象。
02二、市场结构
煤炭行业前十大企业市场份额集中,头部企业通过一体化和技术创新领先。 头部领先企业凭借诸多优势脱颖而出:纵向一体化战略助力,例如国家能源集团通过“煤电化运”产业链锁定利润。技术升级成为关键驱动力,陕煤集团通过智能化工作面的应用,将焦煤回收率提升至行业领先的88%。中坚企业却面临诸多困境,例如政策淘汰风险和单一业务模式风险。
03三、上市公司业绩
煤炭价格波动导致上市公司业绩分化,神华等企业净利润下降,部分企业因煤价下跌转为亏损。 2025年上半年,秦皇岛Q5500煤炭的均价为620元/吨,导致吨煤利润受到压缩。
04四、政策与市场博弈
2016年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煤价上涨72.7%。2025年反内卷政策压缩产量,预计增速1.2%,新增产能瓶颈显现。 政策与市场之间展开了一场复杂的博弈,从“去产能”到“反内卷”的转变。
2025年上半年进口煤量下滑,但海外低价煤冲击仍存,压制国内煤价。尽管进口煤量同比下滑11.1%,但整体来看,累计进口量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05五、未来十年展望
煤炭行业将由资源规模转变为价值效率驱动,智能化和新材料领域成为投资重点。 不同类型的煤炭企业将面临不同的挑战与机遇。高分红率和ESG投资逐渐成为焦点。
06六、结论
煤炭行业近期供需紧张,中期消费量达平台期,长期向低碳转型。应关注优质矿区和智能装备领域投资机遇,规避高风险领域。 在近期(2025-2027年)内,煤炭供需将保持紧平衡状态,煤价中枢维持在600-700元/吨水平。对于投资者而言,应重点关注晋陕蒙新等优质矿区的布局,并优先投入智能装备领域,如无人矿卡和5G专网技术。
微信扫一扫
联系电话193-7093-6878